第1103期:《郑州大学报》

同寝四载情意浓 携手共进竞芳华


   期次:第1103期   作者:学生记者 刘佳贺 刘爽 刘生志   查看:177   






  !!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人数比2017年增加了37万,达到238万人,郑州考研报名人数18.6万,增幅18.77%。
  在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中,松园21号楼407寝室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的6位同学执手奋斗、创造佳绩,又上演了一场学霸宿舍的故事:孙颖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、王淑敏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、王敏考入武汉大学、彭圆圆考入四川大学、尚佳琪考入华中科技大学、宋靖雯已入职一家央企。
  大学四年时光里,她们四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,八次获校级奖学金,共将三项实用新型专利、三篇发表于省级期刊的学术论文收入囊中,河南省“三好学生”、河南省“优秀毕业生”、郑州大学“优秀青年志愿者”等荣誉,硕果累累。
  百舸争流 同舟共济对于顶着“学霸寝室”名号的她们来说,刻苦学习是当仁不让的“基本功”。除特殊情况外,从不逃课的她们将各自的“功夫秘籍”订成了合集。
  孙颖重在平时功夫,课前预习、课上与老师互动、课下的深入思考使她对知识点掌握得很扎实。“她没有复习周,最多是考试前的一晚上会读读书。”彭圆圆开玩笑道。每到期末,作为寝室长的孙颖会热情地给室友们串整本书的知识点。她常常把课本丢在一边,悠然地坐在床铺上,不紧不慢地开始讲述西方哲学课本上足足20名哲学家的生平著作以及思想主张,并将重难点加以区分,其他5人就一边在书上划,一边在心里感慨:“真是厉害啊!”
  正式考试时,她们一看题目,发现绝大部分都是孙颖讲过的内容。“押题非常准,让我们写起来也游刃有余,给了我们特别大的帮助。”孙颖的倾心分享在有形无形中提升了整个寝室的备战效率,大家都心存感激。
  而作为“学习先锋”的王敏习惯在考前的一个月开始“行动”:每天清晨第一个起床,拿着书搬着板凳,走到楼道口读书。每次听到她起床或看到床铺上已经没有了她的身影时,室友们会紧跟她的步伐,赶紧起来拿出书本。“听见她起床,哪怕自己再困,也要先从床上坐起来,挣扎一会儿就赶紧进入学习状态。”王淑敏这样回忆道。
  全寝室的成员在王敏的带领下,无论炎夏寒冬,都会来到楼道背书,每人拿着一个马扎,一读就是一天,除了吃饭外的其他时间都待在那里,通常直到深夜11点才回到寝室休息,甚至有时候自习多达10个小时。
  深情相伴 厚爱无言407寝室最显著的特征就是“一起”。无论是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,还是到了考研阶段,她们都用行动支持着彼此,不断前行。
  从大一开始加入小白鸽志愿队,她们几乎每周都会去敬老院、小动物救助站等志愿服务点。有一次,她们共同前去“阳光家园”残障儿童收容所做志愿服务:打扫教室、负责餐厅的卫生工作、为孩子们上课、教聋哑儿童学习沙画。在“阳光家园”忙活虽然辛苦,但当她们看见孩子们的笑容时,觉得一切劳累都是值得的。她们相信在付出的同时,自己也会有所收获。
  曾经,一位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男孩给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由于病症,男孩只能学习用脚写字,但即使如此,他依旧能写出清晰端正的字来。男孩用左脚一笔一划写了“梦想”二字送给了她们,至今这幅字还贴在她们的寝室门后面。“我们把它拿回来之后就一直贴在宿舍门后面,时时都会看见。”寝室所有人一直被这位男孩深深激励着。
  她们不光一同播撒、分享温暖,在略显苦涩的日子里,她们也始终相伴。四川大学复试前,彭圆圆得了肠胃炎,内心几近崩溃。“不行了,这次我肯定过不了。”“你要相信你真的能做到,你从来没掉过链子!”室友们不仅在口头上给她信心,在行动上也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。
  当她躺在床上疼痛难忍的时候,尚佳琪切好苹果、兑好了糖水直接给她递上床去。石榴等水果也都是慢慢剥好,装成一袋一袋放在她桌上。每次遇到一些困难,“她整天就回来给我们叨叨。”寝室长孙颖对彭圆圆调侃道。“每次我在‘叨叨’的时候,她们都不理会我。但她们虽然嘴上不说,更多是在行动上关心我。”她们都知道,彼此是能排忧解难、化解烦恼的家人。
  宁静致远 蜕变成蝶在课堂上从沉默到大声发言,是她们6人这四年在性格上的一次完美蜕变———敢于发言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、敢于去展示自己。
  这样的变化恰恰是经过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。最初,她们上智勇老师的课时,被要求所有的同学以不同的肢体动作走上讲台,同学们先是一愣,接着五花八门的动作便层出不穷,飞吻、公主抱……“这种轻快的课堂氛围带给我们自信和勇气,也给了我们展示自我的机会。”彭圆圆说。
  在智勇老师的帮助鼓励下,慢慢地,无论是院系活动还是学校比赛,总会出现她们的身影。演讲、辩论、排演话剧这类的活动成了“日常打卡”。有一次,排演话剧的一幕给孙颖留下深刻的印象,“当时的要求是在翻船的特定情境下,不给剧本和台词,即兴表演在面对生死时的心境。”一个男生言真意切、声泪俱下的模样打动了她。在这种集体氛围的感染带动下,个人观点的准确性早已不再值得她们去担忧紧张。从容地站上讲台,展示真正的自我才是她们心中的信条。
  除了院系活动,尚佳琪总会积极报名参加学校的舞蹈大赛、运动会等多种校园活动,她常说:“我们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奖项和学分,更多地是去享受比赛的过程。”正是这种积极参与而又淡泊的心态,使她们获得了老师中肯的评价。
  “踊跃、积极、努力。”智勇老师把她们的变化看在眼里,“思辨能力和即兴演讲能力很重要,她们已经做得很好,我相信未来她们会走得更远。”
  即将在6月离校的她们,回首过往的大学时光,从心底对母校涌流出浓浓的不舍之情,她们感激并热爱着她,因为正是母校这片沃土,赋予青春时代的她们种种可能,为她们提供锻炼自我、提升自我的机会,同时又教会她们始终保持清醒、谦逊、淡泊。即使告别母校,她们依旧会不断砥砺前行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